top of page

每天一个儿童心理学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

  • lvlvlvbao
  • 2024年11月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儿童心理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是一个重要概念,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


这一效应源于196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的研究。之所以有这个别名,是因为他是这一效应的发现者。


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抱有的适度期望会对他人的行为和表现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儿童和学生身上尤为明显。


具体来说,当老师或父母对孩子抱有积极的期望时,孩子往往会更努力地达到这些期望,从而表现得更好。反之,低期望或者否认可能导致孩子表现受限,不敢尝试新的挑战,或觉得自己不被认可。



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源



这个效应来源于196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莱诺尔·雅各布森的实验。


研究者向一所小学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份“高潜力学生”名单,但实际上这只是随机挑选的一些学生,与班级的其他同学一样,并不是所谓的“高潜力”学生。并且名单上的学生当时的成绩都没有特别突出,但教师们对这些学生产生了更高的期望


然而,在实验之后,那些被教师们认为“有潜力”的学生在学年结束时确实取得了显著进步


这项研究证实了期望能够塑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也印证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于强调鼓励和适度期望能带来进步和激发潜力的论点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儿童的影响



塑造自信


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或老师的信任和期待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证明自己


这种正向的心理暗示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激发潜能:


对孩子有信心并对其能力持积极期望,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潜力被认可,从而更积极地探索和学习。


形成自我概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周围人的反馈。


当他们的努力被认可、他们被寄予适度的期望时,会逐渐形成“我能做到”的信念,这种信念会伴随他们成长,影响终身。


父母和老师如何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避免期望越高孩子越优秀的误区: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孩子的积极期望可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但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而不是“鸡娃”式的强压式教育


所谓“正确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不是把高期望变成沉重的压力,而是用信任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主性。家长和老师应专注于孩子的努力过程,赞赏他们的进步,而不是单纯追求结果上的成功。同时,给孩子留出探索和试错的空间,不要让期望变成急功近利的控制。


温和的激励和理解能让孩子在安全感中成长,真正发挥潜力,这才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意义。及时、真诚地鼓励和赞扬他们的努力,让孩子知道即使过程艰难,只要付出就会有成长。



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醒我们,适度的期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深远。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与孩子互动时应特别关注自身的言行和态度。我们对孩子的每一句鼓励、每一次期望都会在他们心中播下种子。


塑造一个支持性、信任和鼓励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Comments


bottom of page